湘潭日報記者 劉建強
又是一年菜花黃,距韶山沖不到10公里的銀田鎮成了金色的海洋。韶山市公安局銀田派出所的民警輔警們利用難得的閑暇,參觀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歷史陳列,重溫“沒有調查,沒有發言權”的教誨。
傳承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,踐行“安心”“暖心”的“雙心”警務模式,用腳步丈量民情,用行動守護平安。這支由6名民警和9名輔警組成的隊伍,管轄著4村1社區,雖規模不大,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故事。
“防”字當頭:從“事后破案”到“事前防控”
銀田派出所的警務工作始終堅持以“防”為主,通過精準防控,將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。
“我們這里有一位儲戶,執意要給陌生賬戶轉賬,”2024年10月21日,銀田派出所接到轄區工商銀行營業部的工作人員報警求助,民警火速趕到現場了解情況。
鄭某某自述,她在刷抖音時下載了一個名為“絲瓜”的軟件,對方聲稱可以幫她申請98萬元扶貧資金,但需要先“包裝”銀行卡流水,讓鄭某先轉賬1.2萬余元到指定賬戶。民警耐心講解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法和危害,最終讓鄭某某醒悟,避免了財產損失。
這一案例成為銀田派出所防詐騙宣傳的生動教材。教導員戴銀芝表示:“我們通過建立聯席制度,每月進村、進企業開展宣傳,用本村案例警醒群眾,效果顯著。”
“暖”字為要:從“群眾跑腿”到“民警上門”
銀田派出所始終將群眾的需求放在首位,通過暖心服務,拉近警民距離。
2024年11月,派出所在“百警連萬家”大走訪中發現,轄區兩位精神病患者李某和張某身份證遺失,但因處于發病期無法前往派出所補辦。戶籍民輔警立即前往銀田鎮衛生院精神衛生科,通過湖南公安服務平臺全流程網辦身份證業務。
由于患者情緒不穩定,辦理工作一度陷入困境。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努力,并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,民警耐心安撫,細致調整患者的體態姿勢,最終完成了標準人像采集工作,順利提交了辦證資料。這一暖心服務,贏得了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的高度贊譽。
2025年1月,派出所還幫助某鞋店老板追回了一筆少付的購物款。民警通過調取監控、支付寶平臺申訴和大數據研判,最終找到了顧客,追回了376元貨款。
“調”字為重:從“矛盾激化”到“和諧化解”
派出所不僅是平安的守護者,更是群眾矛盾的調解員。
2024年6月,銀田鎮華南村村民李某與嫂子謝某因瑣事發生爭吵,升級為肢體沖突。民警在依法辦案的同時,積極勸說、情理兼施,最終找到了矛盾的癥結,組織雙方平心靜氣地坐下來,敞開心扉拉家常。
輔警劉小年在調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作為本村人,他熟悉情況,能找準突破點,幫助雙方溝通,最終促成和解。他說:“家庭糾紛調解要找到一個可以跟雙方說話的人,做到小事大事都不出村。”
近年來,派出所通過視頻監控建設和矛盾糾紛排查,預防矛盾升級。目前,華南村全村800多戶中,視頻監控覆蓋率超過80%,有效提升了治安防控能力。
銀田派出所的民警和輔警們,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,踐行“安心”“暖心”的“雙心”警務模式。他們不僅是平安的守護者,更是群眾的貼心人。無論是防控發案、服務群眾,還是調解糾紛、暖心辦證,他們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守護著銀田鎮的平安與和諧。
這支扎根基層的紅色示范警隊,用腳步丈量民情,用行動書寫忠誠,成為新時代基層警務工作的典范。他們的故事,讓我們看到了紅色基因的力量,也讓我們相信,只要心系群眾,平凡的崗位也能綻放出不平凡的光彩。
責編:馬志軍
一審:馬志軍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湘潭日報